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何谢幕?金山区这一场事迹报告会让台下数百观众几度抹泪
昨天下午,一场“爱的港湾”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金山区会议中心举行,台上讲述者质朴、舒缓而深情的话语,让台下数百干部和群众听得入神,许多人还几度抹泪。
这是一场怎样的报告会?原来,报告会讲述的是来自全市最大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病区的真实故事,讲述的是一场“让生命带着尊严回归”的基层努力与实践。
“哭着来,笑着走”--说起来好听,做起来何其艰难。2014年10月,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成立了“舒缓疗护”病房。作为上海市政府的实事工程,该项目虽启动仅2年多时间,但由医护人员、社会人士、癌症康复者等共同组成的“爱的港湾”志愿服务团队,让“哭着来,笑着走”这一最朴素的民生福祉真正走进了患者和家属的心坎里,实现了服务“0投诉”、“100%满意”。
两年多来,该病区已累计接收临终病人264名,其中有240名安然离世,留下了无数感动人心的关于爱与生命的故事,患者家属纷纷送来锦旗、表扬信,口头感谢更是不计其数。
一走出电梯,迎面墙上“爱的港湾”几个字格外醒目。与普通病房相比,这里的住院环境处处透露着对“人”的爱与关怀。
“我们就想把这里打造成居家式的、生命最后一站的栖息地。病房尽量安排单人一间居住,因为病人和家属很多时候需要私人空间,单人居住更像在家里一样,会感到自在、安全。”
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杨慧峰告诉记者,为了提高临终病人住院的舒适度,他们运用芳香疗法,制作香熏香囊,改善病人的睡眠,缓解病人不适。医护人员则经常组织学习心理学、中医药学等知识,经常为临终患者按摩、疏导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焦虑。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和症状,病区还引入了音乐疗法,如针对心、肝、脾、肺、肾让患者对应欣赏《紫竹调》、《胡笳十八拍》等曲目,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张老伯因为晚期直肠癌住到舒缓疗护病房,虽然只在病房住了短短41天就离世了,但张老伯和家属却感受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亲人一般的关怀,其家属先后三次前来致谢。“对他们来说,可能这是工作;但对我们病人家属来说,他们就是生命的守护神!”张老伯的妻子贺阿姨,在报告会上真诚地讲述道。
这样细心体贴的服务环境,对患者家属来说负担并不高,纳入医保结算后平均每天的床位费自费部分只有几元钱,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尽管如此,临终关怀,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些“陌生”。金山卫镇舒缓疗护病区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充分发挥“爱的港湾”服务团队的作用,让生命带着尊严回归,让临终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
“有一次,我们为一名病人做志愿服务,因为病情严重,他已经几近全身瘫痪,也不能开口说话,只有一只手可以活动。临走的时候,他紧紧抓住我们的手,握了好久。虽然他很虚弱,但可以感到他在尽力使出力量和你握手,真的很难忘,很感动。”
志愿者杨哲辛,今年读大二。上高中的时候,他就和好朋友朱晟浩一起到“舒缓疗护”病区做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也是“爱的港湾”志愿服务团队最初6名成员中的一份子。对很多95后青年来说,做普通志愿者已经不容易了,而坚持做“临终关怀”服务的志愿者,更加有些“不可思议”。“没什么好害怕的,这里的病人都很亲切和善。”朱晟浩说。
“很多患者嘴上不说,但心里很在意。比如生病晚期,病房里会有味道,亲戚朋友探望走动也变少了,会有孤独感,感到自己好像‘被嫌弃’,‘被放弃’了,等等。其实他们很需要亲人的关心和陪伴,哪怕就坐在床边不说话,只是静静地陪着他们坐一会,他们心里也很开心的。”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药剂师周红说。
周红也是“爱的港湾”第一批志愿者,她几乎每天都会到每个病房陪病人聊天,跟病人握手,帮病人按摩。曾经有一位姓马的病人,因为病痛折磨,不成样子,他内心感到自己是家人的负担,想用绝食来了结自己。周红知道了后,坚持每天中午去给他喂饭,并经常去关心陪护他,终于感动了他,他的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
如今,“爱的港湾”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已经达到了50多人。他们自发成立了由医疗、法律、心理、社工等人士组成的一支专业队伍,每月开展团队研讨会,分析讨论病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临终心愿,让病人最后阶段不留遗憾。
2015年1月,一位姓高的患者住进舒缓病区,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亲属陪护,刚开始对待医护人员的态度也十分冷漠。后来,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深入接触和感召下,高先生逐渐变得和善起来,也揭开了他心中的“迷”:原来,他年轻时曾拥令人艳羡的财富,但也曾做过很多错事,导致了周围亲人的陆续离开。如今,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最渴望的是亲情的回归。
“爱的港湾”服务团队主动介入,多次联系高先生的父亲,在父子间牵线搭桥,最终了却了高先生的遗憾。高先生去世前,特地为父母定做了两件红色的羽绒服作礼物,成为双方最美好的回忆。
就在最近,八十多岁的杨老伯因为想念离婚后20多年没见过面的养女,“爱的港湾”志愿服务团队知道后,几经寻找,最终帮老人联系上女儿,满足了老人最后的心愿。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金山卫镇舒缓疗护病区,特鲁多医生这个著名的墓志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身、心、灵、社”,作为舒缓疗护服务的四个方面,心理关怀和灵性关怀十分重要,社会协助往往最不易被接受,也最容易被忽视。因为,提到死亡,大部分人是回避或是不愿接受的。
满足病人最后的心愿,减少病人的遗憾,让病人和家属正确看待生死,挑破横亘在生死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这些格外艰难,却又十分必要。
“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提高了服务水准,也让不少人越来越接受生死这件事情。然而,患者和家属面对死亡的焦虑和不安在所难免,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去缓解这份不安。”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浩美表示。
其实,面对临终病人,“直面生死”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是对患者自己,对家属也尤其重要。病区曾有一位马老伯去世,此时正好其老伴因为伤病卧床,子女不同意老母亲再去看一眼马老伯的遗体。得知这件事后,病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多方开解病人家属,最终说通了子女,将卧床的老婆婆推去关怀室见了离世老人的最后一面,“当老婆婆伸出手紧紧握着马老伯的手时,我们都泣不成声了……”周红说。
高浩美介绍说,未来,病区一方面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性、理性的培训;另一方面,尤其要解决患者和家属之间的问题,找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亲属、朋友、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平衡”,发挥平台作用,搭建起服务和化解矛盾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