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记

专记

金山各镇2017-10-10 18:1610900上海金山

  【概况】2006年,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稳定和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年内启动以“三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按照城乡规划体系,确定金山廊下、青浦金泽、嘉定华亭、奉贤庄行、浦东合庆、松江新浜、南汇书院、崇明绿华和陈家镇等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行区。以“清洁家园”为抓手,选择嘉定毛桥村、奉贤腾家村、南汇桃源村、崇明华西村、松江曹家宅村等一批村进行试点。其中,毛桥村被列为全国3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农村社会事业有新发展。改善教育环境。2006年起,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郊区基础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子女“帮困助学”制度。郊区街镇级公共图书馆覆盖率达99%;街镇级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达100%;村(居委)多功能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95.7%。有线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83.58%,有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街镇级基层点(包括社区信息苑)78个,村(居委)级基层点175个。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总量目标。郊区有健身苑119个,健身点2461个,绿地公共运动场28个,41个乡镇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郊区建有区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网络。至年底,有区县级医院64所,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4所,1861个行政村建有卫生室。有35个镇建成国家级卫生镇,一、二级卫生镇(场)占乡镇(场)总数87%。市级卫生村占行政村总数93%。从2003年起,连续3年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区县、乡镇给以配套实施新建或改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入达6.96亿元,改善农村就医环境。实施“千村卫生室”达标改造工程,年内完成30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89.1%,农业人口享受各类医疗保障达98.3%。合作医疗基金总额达7.3亿元,人均筹集383元。郊区有24万老年农民享受月养老金不低于75元的政府托底补贴;83万农民参加“农保”,139万农民纳入“镇保”。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达383元,农民参加各种医疗保障率99.2%。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郊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3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年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1.8万个,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内,全市涉及农业旅游游客逾600万人次,总收入逾6亿元,直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逾万人。农业旅游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通道,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议】7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有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议。“决议”指出,建设新农村,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基层政权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强调,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按照“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的思路,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切实做到“三个高于”,即市、区县两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支农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切实做到“三个用于”,即重点用于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用于乡镇以下基础设施建设,用于郊区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加快形成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全面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上海新农村建设的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的体系,基本形成规模经营和科技支撑的都市现代农业、集约型集群化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功能型生产性的现代服务业,基本形成设施完善、环境友好的人居环境,基本形成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与淳厚民风、文明乡风相交融的人文素质,基本形成组织健全、公正透明、法治完善、管理民主的村镇管理体制。

  【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根据国务院于2005年10月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006年上海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在浦东新区北蔡镇和唐镇、松江区叶谢镇、洞泾镇、崇明县庙镇等2个区1个县的5个乡镇实施机构改革试点,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合理设置机构,精简人员编制,5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分别比原来减少19%和23%,行政编制精简10%,事业编制精简30%。继续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对困难学生家庭实施“二免一补”政策,免除郊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生杂费,改善支教教师待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选择金山、奉贤、南汇、崇明等4个区县开展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市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同时结合上海实际,推进“三个中心”(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郊区社会事业发展。

  【启动9个新农村试点先行区建设】200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试点先行、政策聚集”的要求,上海推进新农村建设启动9个试点先行区建设。这9个试点先行区是: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青浦金泽镇商榻地区、嘉定(华亭)现代农业园区、奉贤庄行镇现代农业发展区、浦东新区张江合庆地区、松江新浜镇、南汇书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崇明陈家镇现代农业园区、崇明绿华镇。规划确定的9个试点区都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地区,农田基本集中成片、农业产业特色比较明显、农村民居和村落风貌也各有特点。同时,由于区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异,9个试点区基本代表上海郊区发展的不同情况和经济水平,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能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钟绍萍)

  【实施“清洁家园工程”】10月,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清洁家园工程”,营造良好的郊区农村人居环境。年内,结合“1966”城乡规划体系要求,调整农村路桥布局规划,加快农村危桥改造和村镇公路标准化建设,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352公里,完成公路危桥改造413座。组织实施“万河整治行动”,全年整治河道5002条段、4733公里;推进新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加快郊区污水管网建设,全年完成投资约31亿元,完成1个污水厂和2个管网建设项目,新开工4个污水厂和20个管网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整洁村”建设,先后安排83个村开展先行试点工作,主要解决农村环卫设施设备、保洁服务、生活垃圾收集等问题。整治农村生活环境,嘉定、崇明完成处理设施建设,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10%左右;金山、青浦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启动建设;南汇、奉贤、青浦的转运站同时启动建设。

  【改善郊区基础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9月28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12个部门制定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6年—2008年)》。根据“计划”,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经费,加上区县、乡镇投入的配套经费,通过3年左右时间,全面改善郊区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使园舍达标。从2005年起连续3年,每年在市级教育费附加中安排3亿元资金资助远郊地区,其中崇明1亿元;南汇、金山、奉贤、青浦、松江各4000万元。市级教育费附加中实际用于郊区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资金为5.4亿元。

  【开展专业农民“百、千、万”培训】继2005年上海郊区开始实施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后,2006年,推出专业农民“百、千、万”培训项目,即培养百名创业农民、千名农业职业资格农民、万名农业实用技术专业农民。百名创业农民项目主要从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中遴选百名生产经营带头人或管理能手实施培训,培养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和领军人,年内培训创业农民146人,96人获得农业产业化经营者中级证书。千名农业职业资格证书项目是结合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者、食用菌栽培工、蔬菜园艺工、瓜果栽培工4个农业职业工种实施培训,年内培训农业资格证书农民5447人,其中4600余人获得各类农业职业资格证书。万名专业农民实用技术项目开设粮食、蔬菜、畜禽、农机、水产等7个大类、18个专业,采取远程教育、面授培训、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年内培训专业农民11855人。接受培训指导的专业农民辐射带动周边10户农户,项目受益农户达10万户。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郊区初步构建以养老、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广覆盖、分类施保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低保救助。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2560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增长9.4%,覆盖对象5万余户近1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郊区农民参保人数83.7万人,领取养老金26.6万人,月人均养老金132元,比上年增长22%。65周岁以上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24万人,其中包括17万无保障老年农民。小城镇社会保险。郊区农民参加镇保139.8万人,领取养老金19.7万人,月人均养老金水平434.2元,比上年底分别增加29.6万人、8.7万人和19.2元。

  【开展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试点】2006年,首批集“农资、农机、农技、农信”为一体的40家为农综合服务站试点顺利展开。为农综合服务试点都建在现代农业先行区内,对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从源头上保证使用农药安全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发挥支撑作用,为农综合服务站涵盖农业生产生活两大服务领域,软硬件功能设施比较齐全。生产服务方面主要包括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技推广、农业信息(自助查询终端机)及农用仓库、场地等为农综合服务设施。生活服务方面,由市农委会同市体育局、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帮助各试点站建立农民科技书屋、标准化村卫生室、便民农家店、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农民不出村就可以与农科专家交谈,了解市场行情,学习各类农机、农技知识,接受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探索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就业项目相结合的为农综合服务站的长效运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政策聚焦,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开展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专项检查】12月,市政府开展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专项检查,确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12月1日,市政府召开区县专题会议,对专项检查工作作部署,要求对各区县、乡镇制止发生乡村新债采取的具体措施情况,特别是对2005年7月至2006年10月新发生的乡村债务情况开展认线月上、中旬,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职能部门按照部署要求,实施自查、互查、抽查,逐笔清理核实新发生的乡镇政府财政性债务和村级组织债务,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总结近年来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并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管理的三级监控机制。

  【下发“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12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中心城区和市委各大口工作党委与远郊区县及经济薄弱村开展结对帮扶的实施意见》,对中心城区和市委各大口工作党委与远郊区县及其经济薄弱村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经济薄弱村的发展提供思路、信息、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帮助经济薄弱村领导班子拓宽发展思路、寻找发展项目,对已经找到合适的发展项目的村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或技术支持等等,结对帮扶期限一般为3年。“实施意见”要求市委各大口工作党委所属单位都要与一个经济薄弱村结成对子,有条件的大口党委所属单位(包括下级单位)倡导适当增加结对村数。

  【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于2003年挂牌成立,地处廊下镇。规划总面积51平方公里。东临同三国道(A30高速公路)、莘奉金高速公路(A4高速公路),北依320国道及亭枫、沪杭高速公路。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在建杭州湾跨海大桥25公里。至2006年底,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11亿余元,“一心一环五区”(园区管理中心,外围生态片林环,农业科技孵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加工区、国际农业展示园、农业生态休闲区)粗具形态;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生物高科技、蔬菜与花卉、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绿色文化旅游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无污染的都市型农业产业粗具规模。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5个,总投资5.79亿元。2006年,园区总体规划获市规划局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农产品加工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农业示范区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全年投入8991万元,平整园区土地200公顷,修建沥青路2.4公里、砂石路11.7公里、混凝土明沟14公里,翻建桥梁4座、新建2座,建设灌溉泵站2座、连栋温室近2.5万平方米、单体管棚37.7万余平方米,埋设地下渠道5.2公里,疏浚河道43条(段)50.9公里(开挖淤泥岸土52.7万立方米)等。至年底,申漕特种水产繁育、6000头光明乳业奶牛养殖、万亩设施粮田、农用飞机跑道机库及出口紫苏叶、出口花卉、无农药蔬菜相继建成。投资3.2亿元建成启用的“现代万春苑”农民住宅区占地20公顷,建有多层建筑56幢、小高层6幢和公建配套房3幢,总建筑面积17.4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14.23万平方米,配套住宅房1316套,入住村民600多户。中心卫生室、综合活动室、体育运动场、居民健身点、商场、休闲广场、村委会办公室和公用会堂等设施齐全。年内开辟的“金山农村新天地——中华村农家乐”绿色休闲旅游项目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来自加拿大、芬兰、俄罗斯、荷兰、南非等10多个国家。成立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农科院建立科研合作关系,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市、区“聚焦廊下”战略,承接市、区有关部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聚焦。

  【青浦金泽镇商榻地区】金泽镇商榻地区原为青浦区商榻镇,2004年3月,青浦区撤销商榻、西岑、金泽3镇,建立新的金泽镇。2006年7月25日,青浦金泽镇商榻地区被确立为上海新农村建设9个先行试点区之一。商榻位于青浦区西北部,东濒淀山湖,南与上海大观园风景区接壤,西、北面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锦溪两镇毗邻。有社区1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47个,户籍人口25457人。占地面积30.47平方公里。境内湖泊密布,水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村落多临水而居,沿路而建,形成特色鲜明的江南水乡民居。年内,展开调研和规划,初步形成金泽镇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及重点试点地区商榻地区自然村落改造的总体框架。按照规划,商榻社区将推进特色水产业和优质粮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建设“渔家乐”和“农家乐”旅游休闲设施,形成“1+4”中心村规划体系,即1个社区中心村,陈东、雪米、双祥、沙港4个村级中心村。47个自然村中,规划选择16个生态环境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自然村为保留改造;选择28个自然村为环境整治,近期保留,中长期归并;选择3个自然村为置换搬迁,近期撤并。年内,继续实施商榻社区设施粮田建设,年末建成294.672公顷,实施“一镇一品”工程,商榻地区内养殖青虾,为金泽镇特色水产品种,面积200公顷。10月,完成商榻社区沙田湖水产生态园项目,投资856万元,占地面积53.33公顷,包括生态大塘、标准化渔塘、生态湿地、莲花池、捕鱼博物馆等一批观光休闲设施。10月2日上午,沙田湖渔文化节开幕式在沙田湖生态园内举行,丝网捕鱼、麦钓、耥网、叉黑鱼等渔家丰收表演吸引众多游客的参与。

  【嘉定华亭镇毛桥村】毛桥村地处华亭镇北端,是一个典型的上海郊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村落。作为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上海市“1966”城乡体系规划的首批中心村建设试点的毛桥村,农家自然村宅及综合环境改造一期工程项目自2006年2月启动,被列入首期改造工程的第二、第三、第八3个村民小组,涉及用地33.33公顷、核心区域10公顷、农户105户。区投入资金近500万元,负责农宅改造规划、方案的确定及水、电、河、路等具体建设项目的实施;华亭镇政府承担绿化改造项目费用;毛桥村负责前期准备工作和施工作业中的全面协调;农户适当负担室内橱柜、卫生间改造费用。农宅综合改造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以“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推动、村民参与、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为基本原则,通过对“厕、厨、路、网、河、水、绿、房”的“八改”,实现“外墙白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优化”等的“八化”。3月28日,完成前期准备并进入实施阶段,建园林特色桥梁6座,筑沥青道路1270米、石板路490平方米、支路1200多米,整治河道3000米,河坡打桩2000余根,疏浚土方3万立方米;铺设上水管2200米、污水管4600米;新建容量20立方米、日处理量为60吨的污水处理池,解决105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新建绿地17000平方米,对电线杆、有线电视电缆、电话线月底,农家自然村宅及综合环境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105户农宅白墙黛瓦,建筑风格呈现“一户一个样”,以灰色和棕红色为主色调凸现出农家质朴清新的风格。一些年代较长的木结构建筑修旧如旧,保持传统风貌。家家户户的老宅里加建卫生间和厨房,卫生间统一铺上瓷砖和地砖,配齐浴缸、抽水马桶和盥洗盆等(其改造费用的八成由政府出资),厨房设施也全部更新。四通八达的河系流过每户人家门前,小桥流水、老树青藤,呈现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图。水随路走,绿随水走,整个村庄就是一座农家园林。10月,毛桥村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实验单位。同时,毛桥村第二期农宅改造工程启动。根据规划,毛桥村最终将建成一个“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旅游新景点。年内,在农家自然村宅及综合环境改造基础上,设立“人民公社食堂、知青小屋、百年老屋、都市农夫、农家书屋”等5个景点和“农具展示、古树展示”等10处景观,拓展农家休闲旅游,使农民增收。毛桥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被列为上海市郊10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全部旅游项目将在2年~3年内建成运行。

  【奉贤庄行镇现代农业发展区】奉贤区庄行镇,经市政府批准,于2003年11月由原邬桥镇和原庄行镇“撤二建一”而成。境域东靠南桥新城,南连柘林镇,西与金山区、松江区毗邻,北枕浦江与闵行区隔江相望,离市中心约50公里。面积69.4公里,耕地面积3962.4公顷,辖31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区。至2006年末,户籍户数16894户,人口42946人,其中农业人口23205人。外来户数6721户,外来人口17633人。年内,该镇以“科学规划是龙头、‘三个集中’是核心、和谐村镇建设是关键”为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新农村目标,根据镇城规划,进一步推进农民宅置换试点工作,建成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的新华中心村,其中居住房20.5万平方米,每户平均122平方米,人均48平方米,公建房1.6万平方米。地面架空停车位1350个,停车率72%。完善天燃气、供电、供水、通信、雨污水排放、有线项配套设施和市政工程。小区绿化率40.7%,其中集中绿化率17.15%。并同步建立便民服务、文体活动、医疗卫生和行政事务“四个中心”。至年底,完成900余户置换户交房工作。选择长浜、吕桥2个村为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规划区,投资1.4亿元,完善工业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园区内建立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占地面积166.67公顷,至年底落户上海百棵药业、上海聚杰高分子材料等科技项目和企业90家。结合宅置换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建成第一期设施粮食生产示范138.47公顷、设施菜地33.33公顷。规划的第二期256.80公顷土地,已与有关单位达成设施菜地、粮油良种繁育中心、市民体验农艺园等多个项目建设意向,其中占地143.33公顷的上海市农科院庄行试验站进入实质性建设。在推进三个集中的同时,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设施一流的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形成“小舢舨”巡回下乡演出、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文艺创作、体育赛事镇文化活动“四大特色”,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上海市体育明星镇称号。投资近200万元,改善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硬件设施,优化教学设备等。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主,构建镇社区学校和32个社区教学点两级教育培训网络,全年完成种、养殖业和计划生育知识培训5000余人次、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614人。全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11家,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完成。年内全镇落实小城镇社会保险15414人,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年内,该镇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14.62亿元,比新庄行镇成立前的2003年(以下同)增长59.4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118.14%。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9.85亿元,增长81.04%,其中工业产值86亿元,增长89.3%。完成税收4.58亿元,增长199.35%;实现镇级可支配收入(资金)1.4亿元,增长150%。

  【浦东新区张江合庆地区】合庆镇位于浦东新区的东南部,北靠外高桥保税区,南接机场镇,距浦东国际机场8公里,西沿张江高科技园区,东临长江入海口,处于浦东滨江临海产业带。总面积41.97平方公里,基本农田面积12平方公里(A类约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1平方公里。区域内水系发达,有张家浜、川杨河、浦东运河等多条河道穿越。交通方便,A30高速公路、龙东大道等在此交汇。2006年5月,合庆镇被浦东新区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同年9月,张江合庆地区(即合庆镇)被市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先行试点区之一。年内,合庆镇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编制《合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蔡路中心村改造规划》、《友谊自然村改造规划》。确定1100亩设施菜地、1500亩设施粮田、1000亩“一镇一品”经济果林、1000亩现代农业休闲中心的“四个一千亩”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至年底,1500亩设施粮田方案基本确定,“一镇一品”和农业休闲中心的立项基本完成,设施菜地的土地流转工作全面展开。选择海塘村、勤益村2个村作为试点,推进老年农民进镇保。将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年农民纳入镇保体系,将其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农用地,进行集约经营。至年底进入办理征用手续、落实镇保阶段。开展自然村落整治。友谊自然村整治完成第一期工程,涉及6个自然村落,村民376户,占地面积约70公顷,工程投资约390万元,实施旧宅修缮、道路改造、河道疏浚、坡岸植绿的多项工程,实现“四变”:即道路变宽敞、河道变清澈、村宅变明亮、环境变整洁。实施集体资产管理改革。在共一村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8月15日共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该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浦东新区首家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1475人按年龄计算获得股份,年底,共一村股份制改革试点实现第一次分红,股民们得到每股28元的红利。股份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推进联村管理试点。在6个村成立3个联合党支部,实施联村管理,并逐步实现“两合两分两集中”的模式,即:支部合并,具体管理层合并;村委会分开,集体资产账户分开;村委会办公地点集中,社会公品集中。至年底3个试点的联村党支部运转良好,受到群众认可。

  【松江新浜镇】新浜镇南临金山区枫泾镇、兴塔镇,西北接青浦区练塘镇,东与松江五厍现代农业园区相邻。区域面积44.74平方公里,有11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8011户农户、26908个村民。新浜镇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是基本农田保护区。该镇还是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也是松江未来发展六大片区中的现代都市农业片区和松江区三个商业中心区之一。新浜经济基础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农村建设的近期规划主要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做实做强工业经济,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税力度;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公共配置水平为切入点,加大财政对公共基础领域的投入,让农民实际感受推进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与实惠。落实“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公共配置水平”的试点建设,结合集镇规划、推进“三个集中”、防止以后重复建设等因素,新浜镇对69个自然村作长期性分类改造规划。防止大拆大建,做到建设工作要与现有镇财力承受相匹配。2006年内先后选择新浜村林家埭自然村、许三路沿线个点先行试点。林家埭自然村位于镇共青路东侧、香塘江北侧,许三路沿线试点位于新浜镇区域的中间距离,叶新公路北侧。改造规划范围为南至沪杭高速公路、东至水厂路、西为共青路沿线、北靠高家埭,总规划村民小组7个、225户农户、894个村民,改造总区域面积12.03公顷;许三公路沿线自然村落改造规划范围为南至叶新公路、北至大蒸港。总规划村民小组24个、735户农户、3035个村民,改造总区域面积56.27公顷。新浜镇被确定为上海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之后,从3个方面进行重点探索:(1)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经济优势,发展镇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步伐;加强对原有工业区的管理协调,做好挖潜增效工作;多视角、多领域盘活各类存量,用足用好有限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好都市型工业园和村级工业小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东方狐狸城”核心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增加非农就业岗位;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增强农业内部就业能力;指导服务全镇2600名从事编织业人员,强化非正规劳动建设,鼓励农民从事新浜特有的“居家就业”。(2)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重点推进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公共配置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建设。修建农村居民区宅前屋后水泥排水明沟,形成污水自然净化系统;改造老化自来水管道,保障供水通畅和村民饮水安全;翻建危桥;修筑水泥路,方便村民出门行车;在试点区域配套百姓戏台、文体广场、村民活动室等文体活动的硬件设施;粉刷白化墙面,动员农民拆除违章搭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的方法,做到垃圾不落地,装运不散落;整治河道,清除全镇58条河道里的123只沉船,疏浚淤泥沉积河道;水草丛生水潭水浜,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水循环自净系统;在河边两侧,道路两旁及住宅房两边配套绿化。(3)营造新农村建设和谐氛围,塑造良好文明村风民俗。在村民中开展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和家规家训,试点村都有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村规民约,村民家里墙上挂着家规家训;机关党组织与村支部结对,开展“机关干部进农户、携手建设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形成“诚实勤劳创业,自觉维护整洁环境,保持良好村容村貌,提高家庭文化素养,践行村规民约,形成良好村风民俗”的共识。增强精神文明宣传阵地。通过镇办《今日新浜》等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全镇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要求、平安新浜创建工作等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增强全镇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南汇书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区】该区位于临港新城两港大道东侧,北至东大公路,南至蒋港河,总面积约267公顷,划分为9个功能区,分别是塘北水稻、田博西甜瓜、田旺水产养殖、红刚青扁豆、百果采摘园、特色蔬菜、苗木花卉、农家乐和为农综合服务站。2006年4月批准立项,分2期建设,将投入资金1.2亿元。4月20日,开始全面施工,至6月初,完成一期66.67公顷工程建设,建成青扁豆、水稻2个农业,1家为农综合服务站和书院农家乐一期工程,总投资4700万元。7月25日,该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上海市新农村建设9个试点先行区之一。2006年,该区实行“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或引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以青扁豆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田博瓜果合作社、农家乐合作社等八大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带动书院镇粮食、瓜果、水产、蔬菜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实行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并实行品牌化销售。同时,依托农家乐及农业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至年底,作为上海市郊区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书院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8万多人次。年内,水稻种植采用“超稀播强化栽培技术”,亩用种量0.5公斤,亩产达675公斤,被评为上海市优质水稻丰产方。该区建成后将成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凸现,科技应用领先,产品优质品牌,服务综合规范,田容村貌整洁,河道水清岸绿,环境生态自然,形象效益并举的都市型农业发展区。

  【崇明陈家镇现代农业园区】该镇位于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处,总面积94.9平方公里。2006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新农村建设9个试点先行区之一。按试点镇建设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布局为4个区:实验生态型社区、森林型商务区、国际高教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该镇还是市政府确定的宅置换试点15个单位之一。至年底,一期工程20.5万平方米置换房完成结构封顶,二期工程11万平方米完成基础施工。已开工建设的上海长江越江隧道工程将在该镇登陆。隧道建成后,该镇南距市中心约45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50公里。年内,发挥农业合作社作用,致富农民。该镇发展农业合作社10个,以此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新建666.67公顷农业设施粮田;养殖扣蟹1333.33公顷,其中推广稻蟹共生养殖533公顷;种植花菜666.67公顷,优质水稻1866.67公顷。以五棚整治、农户改厕和农宅周边环境整治入手,改造村容镇貌。市级试点村鸿田村拆除五棚185间,计1133平方米,建标准化化粪池261只,填埋小粪坑268只。根据建设规划,该镇将成为布局更合理、设施更完善、产业更优化、环境更美化、经济更发展、形象更亮丽的都市型农村新集镇。

  【崇明绿华镇】绿华镇地处崇明岛西南端,东南部濒临崇明岛内最大的天然湖——明珠湖,南与西紧临长江南北支,并与江苏省常熟市、海门市一衣带水,是规划中崇海大桥的桥头堡。境域面积3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3.33公顷,以柑橘为主的林果面积1866.67公顷,是“柑橘之乡”。境域内生态资源丰富,基本形成以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展示馆、崇西景观水闸、西沙湿地、绿港村农家乐、绿港村促织园和桃源水乡等景点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链。境域内水系发达,河网纵横,绿化覆盖率70.8%。2006年7月,该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新农村建设9个试点先行区之一。年内,邀请专家编制绿华镇和华西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以田间中心道路、农田水利和危桥改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田间中心道路18条段15.5公里,改建危桥19座。做大做强“一业特强”的柑橘种植业,树立优质高产的绿华柑橘品牌;组建并培养柑橘等农产品营销经纪人队伍;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各类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至年底,建立香酥芋和柑橘2家专业合作社并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运作。有机结合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和“农家乐”旅游资源,吸引客源,带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绿华西沙风情游”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提高农村养老水平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和额度,减轻农民负担。至年底,该镇实施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元政策,群众医疗报销比例居崇明县各乡镇前列。开展新型农民培育,建立新农村建设文艺巡演队,组织编排文艺节目,赴各村巡回演出;依托专业机构举办柑橘种植等各类农技使用知识培训,实现科学致富。开展以“五棚整治”为主要任务的庭院改造工程和以“绿我华西”为主题的中心河道沟坡整治工程,年内整治“五棚”250余座,拆建景观水桥40余座。2006年,绿华镇实现生产总值1743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15元。

上海金山区 Copyright © Copyright www.shjs.cc Rights Reserved.
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