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头村支书傅企平:守得一方绿水青山 造就百姓金山银山
【摘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招商引资,兴办乡镇企业是全国各地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滕头村也不例外。村党支书的接力棒交到傅企平手里时的滕头村,老百姓的日子已经慢慢有了好转,但傅企平却说,我最看中的,除了我们滕头村实现从温饱到富裕,从富裕到文明的跨越,最重要的,就是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我会牢牢记住我是一名中国人,是一名在中国领导下的中国人。我会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以我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摘自傅企平同志的《入党申请书》
浙江在线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昊摄像/阮西内编辑/汪江军)进滕头村的路,一点都不像是村道,双向四车道,两旁笔直的行道树,都在显示着这个村子的与众不同。
1993年,宁波奉化滕头村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称号。2008年,滕头村又从全球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以“生态和谐实践”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乡村案例。今天的滕头村,获得过70多项世界级、国家级等荣誉,扬名全球。
对于这一切,村支书傅企平看得很淡然,他说,我最看中的,除了我们滕头村实现从温饱到富裕,从富裕到文明的跨越,最重要的,是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傅企平说,滕头村的村民富起来了,但要是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不高,所以,村里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就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于是,村里成立了环保委员会,专门对进驻滕头村的企业进行筛查,“引进的项目,一定要通过环保委员会的批准,否则,就算效益再好,我们也是一票否决的”。在村里成立环保委员会,在中国的村级组织当中,也算是开了先河。
滕头村是一个是方圆不过2平方公里的小村,优质的环境吸引了不少项目入住滕头。滕头村环保委员会常务主任傅德明回忆说,当时滕头村的村级经济只有几万元,而有些项目的利润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都被一票否决了。
“这么高的利润放在眼前,让我们拒绝掉了,村民们肯定有想法,所以,我就带着村干部,一家一户去做工作。”傅企平对当年劝导这事历历在目:“一方面,我们村干部都是以身作则,坚决反对这些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进入村里,另一方面,我们把宁波市环保局的专家请过来,给大家上课,让大家了解到污染的危害。有的人还是不理解,村委就掏钱请他们去那些污染严重的地方考察,再去看看生态良好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去做对比,自觉自愿就反对这些高污染企业了。”
守住了一方绿水青山,滕头村迎来了低污染高收益的项目,比如生态旅游。“进我们村是收门票的,每个成人80元,除了游玩,里面还有很多互动项目。”2015年,滕头景区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
傅企平上任村,就提出了“三先”原则,“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委成员做到的,首先做到”。后来,他又提出了“三不”原则,“村干部不住最好的房子,不拿最高的工资,不多占股份”。现在,滕头村民都已入住了小康别墅或生态公寓。“老百姓们看到你党员干部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他们就服你,党的工作开展就更顺利。”
只要不下雨,傅企平每天早上都是早起在村里转一圈,看看哪里需要打扫,哪里需要修补,这个习惯已经有十多年了,百姓们看在眼里,对他都非常信服:“党的干部是怎么样的,党就是怎么样的,我们这些最基层的党的干部就要做好带头作用。”
在滕头村,村干部和村民们都是结对的,按照傅企平的说法,这家人有什么情况,作为村干部必须了如指掌,“比如这家人是不是有人生病了,家里是不是有小孩子在外面读书,或者家里有人在外创业,我们党委村委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提供帮助。”
傅企平和滕头村之所以敢给全村百姓撑腰,得益于村里雄厚的资本。“2015年,我们滕头村800多个村民实现生产总值90.75亿元,每个村民每个月能够领到1500元的福利,退休的村民每月有2000元的退休金,人均收入达60000元。”
一村富不如一方富。2015年5月,傅企平主动联合了塘湾、青云、傅家岙、萧桥头这四个与滕头村相邻的行政村,成立了滕头区域党建联合体,以滕头村的发展优势为支点,通过区域组织共建、事务共商等方式,整合傅家岙村高教园区服务功能配套、青云古村旅游、塘湾村生态养老、萧桥头村商业步行街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我们现在也在走出去,在全国其他一些城市来普及‘滕头模式’,让生态经济的理念传播到全国各个城市,让各方的绿水青山都能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